E-mail: service@1001718.com
![]()

JOFRA RTC 157A 幹體爐
JOFRA RTC157A幹體爐是美國阿美特克(AMETEK)推出的標準級溫度校準設備,專為-45℃至155℃溫區的精密校準場景設計,是RTC係列中覆蓋低溫範圍
JOFRA RTC 157A 幹體爐的詳細資料
JOFRA RTC157A幹體爐是美國阿美特克(AMETEK)推出的標準級溫度校準設備,專為-45℃至155℃溫區的精密校準場景設計,是RTC係列中覆蓋低溫範圍的核心型號。作為符合歐盟EURAMET/cg-13/v.01規範的高端幹體爐,其核心性能指標達到行業頂尖水平:外接標準鉑電阻時準確度達±0.04℃,溫度穩定度僅±0.005℃,顯示分辨率可精細至0.001℃。設備采用φ30×160mm標準幹井套管,兼容JOFRA老款ATC係列的套管配件,降低用戶升級成本。作為A型基礎型號,它保留了係列核心加熱與控溫技術,同時具備便攜性優勢,重量僅10.5kg,尺寸362×171×363mm,兼顧實驗室校準與現場作業需求。
1.雙區加熱技術:溫場均勻性的核心保障
RTC157A搭載的創新雙區加熱係統,是其溫場性能接近液體槽水平的關鍵。該係統將加熱塊分為上下獨立控製區域:下部加熱區負責提供基礎熱量輸出,維持整個金屬塊的溫度基準;上部加熱區則動態補償熱量損失——當被測傳感器插入套管時,上部區域會根據熱損耗速率調整功率,避免套管頂部與底部出現溫差。這種設計無需對被測探頭進行額外隔熱處理,可直接校準充液式、機械式等多種類型溫度傳感器,解決了傳統幹體爐校準異形探頭時溫場失真的問題。
根據阿美特克技術手冊測試數據,該雙區加熱係統使套管內160mm深度範圍內的溫度一致性誤差控製在±0.02℃以內,接近實驗室液體槽的均勻性指標。相比單區加熱設備,其在-45℃低溫段的溫場穩定性提升40%,155℃高溫段熱損耗補償效率提高35%,確保不同深度插入的傳感器均能獲得一致的校準基準。
具體參數 | 備注 |
生產廠商 | AMETEK JOFRA(丹麥) |
產品類型 | 便攜式參考溫度校準儀 |
有效溫度範圍(23℃環溫) | -45℃ ~ 155℃(-49°F ~ 311°F) |
極限低溫 | 0℃環溫下 - 57℃,40℃環溫下 - 31℃ |
升降溫速率 | 155→100℃:5 分鍾;100→23℃:10 分鍾; 23→-30℃:17 分鍾;-30→-45℃:25 分鍾 |
溫度穩定度 | ±0.005℃ |
內置探頭精度 | ±0.10℃(A 型通用指標) |
外接參考探頭精度 | ±0.04℃(需配合 JOFRA STS-200 探頭,B/C 型適用) |
顯示分辨率 | 1/0.1/0.01/0.001℃四檔可調 |
幹井尺寸 | φ30mm × 160mm |
套管兼容性 | 支持 3mm-13mm 公製 / 1/8"-1/2" 英製多孔套件 |
設備重量 | 未公開(標注 "輕便易攜帶") |
供電適配 | 支持 115VAC(含 MVI 電源波動免疫技術) |
控溫技術 | 雙區主動控溫,保證幹井溫度均勻性 |
通訊接口 | USB 接口(支持固件升級與數據傳輸) |
特色功能 | 1. MVI 電源波動免疫技術2. 彩色 VGA 顯示屏3. 10 組儀器設置存儲4. 20 步自動步進校準 |
擴展能力 | 可配合 ASM 掃描開關同時校準 24 支傳感器 |
合規認證 | 符合 EURAMET/CG-13 V.01 幹體爐測試規範 |
校準對象 | 熱電偶、熱電阻、溫度變送器等溫度傳感器 |
典型場景 | 計量實驗室、工業現場校準、野外移動校準 |
功能區別 | 無 DLC 動態負載補償(B/C 型配備該功能) |
2.MVI電源波動消除技術:現場校準的可靠性基石
針對工業現場供電不穩定的痛點,RTC157A集成了MVI(MainspowerVarianceImmunity)電源抗擾技術。該技術通過內置高精度電壓監測電路,實時捕捉供電電壓波動(範圍±15%),並通過PID閉環控製動態調整加熱元件的能量輸入。當電壓驟降時,係統自動提升功率占空比;電壓驟升時則快速切斷部分加熱回路,確保加熱塊獲得穩定的能量供應。
阿美特克在產品測試中驗證,MVI技術可使供電波動對溫度穩定性的影響降低至±0.001℃以內,徹底解決了傳統校準設備在車間、野外等場景中因電壓不穩導致的校準偏差問題。這一設計使RTC157A成為現場校準的理想設備,尤其適用於電力、化工等供電環境複雜的行業。
3.智能參考探頭兼容與操作優化
盡管作為A型基礎型號未配備DLC動態負載補償功能,但RTC157A支持內置與外置參考傳感器的靈活切換,用戶可在操作麵板上自由選擇讀數來源,且兩者測量數據互不幹擾。設備兼容JOFRA智能參考探頭的即插即用功能——探頭內置校準係數芯片,接入後設備自動讀取參數,無需手動輸入,減少人為操作誤差。
操作界麵采用彩色VGA液晶顯示屏,支持溫度單位(℃/℉)切換與穩定狀態可視化:當溫度達到設定值並進入穩定狀態時,屏幕會顯示專屬指示符號,並倒計時提示穩定剩餘時間。設備還支持20步自動步進校準設置,可預設每步溫度與保持時間,完成後自動存儲數據,最多可保存5組步進程序,大幅提升多節點校準效率。
1.幹體爐核心工作原理
RTC157A遵循幹體式溫度校準儀的基本原理:以金屬加熱塊為介質,通過精準控溫係統使塊體達到設定溫度並保持穩定,為被測傳感器提供可追溯的參考溫場。與液體槽相比,其優勢在於無介質揮發汙染、升溫降溫速度快(平均每步穩定時間僅10分鍾)、可在移動場景使用,同時避免了液體凍結或沸騰對校準的限製。
設備的溫度控製流程分為三個階段:首先通過雙區加熱係統快速升溫/降溫至目標溫度±0.5℃範圍內(粗調階段);隨後啟動MVI電源抗擾電路與精密PID控製器,將溫度波動壓縮至±0.01℃(精調階段);最終通過內置傳感器實時監測,當連續30秒溫度變化≤0.002℃時,判定達到穩定狀態並觸發指示。
2.校準實施的技術邏輯
RTC157A的校準過程基於“參考基準-信號比對-誤差計算”的核心邏輯:
基準建立:用戶可選擇內置參考傳感器或外接標準鉑電阻作為溫度真值來源。外接傳感器采用4線製接法,消除引線電阻誤差,確保基準溫度的溯源性(可追溯至國際溫標ITS-90);
溫場適配:將被測傳感器(熱電偶、熱電阻、溫度變送器等)插入幹井套管,雙區加熱係統自動補償傳感器帶入的熱負載,維持套管內溫場均勻性;
數據采集:設備通過麵板顯示參考溫度與被測傳感器輸出信號(需外接測量設備,A型無內置信號測試口),用戶記錄不同溫度點的比對數據;
誤差分析:根據EURAMET/cg-13/v.01規範要求,計算被測傳感器在各校準點的示值誤差、重複性與滯後誤差,生成校準報告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盡管A型未配備DLC動態負載補償技術(該功能僅限B/C型),但其雙區加熱係統仍能在單支傳感器校準場景下保證溫場一致性。僅當同時插入3支以上大尺寸傳感器時,溫場偏差會略增至±0.03℃,但仍滿足工業級校準要求。
1.典型應用領域
RTC157A的-45℃至155℃溫區覆蓋了絕大多數工業與實驗室溫度校準需求:
冷鏈物流:在食品、醫藥冷鏈環節,用於校準冷藏車、冷庫中的鉑電阻溫度探頭,-45℃低溫段可適配深冷存儲場景的校準需求;
工業製造:在汽車電子、半導體行業,校準生產線的熱電偶傳感器,0.005℃的穩定度確保焊接、封裝等工藝的溫度控製精度;
計量檢測:作為二級計量標準設備,為中小型企業校準實驗室提供可追溯的溫度基準,其±0.04℃準確度滿足ISO17025實驗室認可要求;
現場服務:借助便攜性與MVI技術,在油田、電力站點等戶外場景校準溫度變送器,解決傳統設備現場作業精度不足的問題。
2.性能局限與型號選擇建議
作為A型基礎型號,其核心局限在於缺少DLC動態負載補償與信號測試功能:當校準多支傳感器(≥3支)或大直徑探頭(≥15mm)時,溫場均勻性較B/C型下降約30%,需延長穩定時間至15分鍾以上;且無法直接測量熱電偶mV信號、熱電阻歐姆值,需外接萬用表等設備,增加操作複雜度。
因此,對於計量院所、高端製造企業等對多負載校準有需求的用戶,建議選擇配備DLC技術的C型;需直接測試傳感器信號的用戶可選用B型,其內置信號測試口支持TC/RTD/mA/V等多種信號測量,並能自動記錄溫度開關的通斷點與死區數據。而RTC157A則以高性價比成為單負載校準場景的優選。
RTC157A通過雙區加熱與MVI技術的結合,重新定義了基礎型幹體爐的性能基準。其遵循的EURAMET規範兼容性與配件通用性設計,推動了溫度校準設備的標準化發展。阿美特克公開數據顯示,該型號自上市以來占據全球中高端幹體爐市場18%份額,成為冷鏈、工業製造等領域的主流校準設備。
|
||||